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灯下黑 > 第164章 14

Chapter  14

    ——只是不知道,  我还有没有本事看到这一天。

    这话听上去有点丧,但周珩并非自怨自艾,也不是放弃了躺平了,  她只是站得高了,看得更清楚了。

    包括权力与权力之间的悬殊,以及时不与我的意思。

    周楠申倒是心机深沉,  如果只拼脑子,许长寻不是他的对手,  但说到时运、气数,周楠申就是差了一截,  早早就蹬了腿。

    周珩还记得许景昕之前讲过的那个例子,某官员看到检察院的车,  还没等被带到地方,  在车上就把一切都交代了,还生怕少说了。

    这么容易就认怂了,  听上去挺没骨气的,  就这么点胆量干嘛还贪呢,  为什么不夹紧尾巴做人?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  这就是有自知之明,因为眼界宽,心里清楚,  知道反抗、狡辩都没用,  这也不是诈和,早晚都能调查个十之八九,挣扎是没用的。

    以前没有坐上这个位子,  周珩就只想尽快得到它,  也多次幻想过爬到山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必然是神清气爽,如今坐上来了,风景也看到了,却只觉得身上有千斤重。

    这阵子,周珩自觉老了好几岁,心境上过尽千帆。

    说话间,自然也带出来几分和过去不一样的世故、成熟。

    程崎听了,却不认同,只道:“有我在,不会让他动你的。”

    周珩看过来,微微笑了下,笑意却很浅。

    即便她知道这句只是安慰之词,也是暖心的。

    隔了几秒,程崎又道:“你也不用泄气,事情还没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周珩说:“我不是泄气,而是以前目光短浅,自己追求的事物只幻想好的一面,如今突然清醒了罢了。你距离梁峰最近,其实你一直都知道,一旦他开始动作,我挣脱的几率有多低,你只是不忍告诉我。”

    程崎没接话,可他的眼神却藏不住。

    周珩知道,她的感觉是对的。

    片刻后,周珩又是一笑,忽然换了个话题:“去年有一次打车,在路上听那个司机讲了个故事,说是他在南方的表弟。老家拆迁了,那个表弟一下子拿到了六千万拆迁款,立刻膨胀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结果呢,他在一年之内就把钱花完了,还欠了一点债,最后疯了,跳楼自杀。”

    程崎依然沉默着,可他明白周珩的意思。

    周珩指了指自己的头,继续道:“其实人不止会因为坏事而受刺激,也会因为好事走向绝路,好与坏只在一线之间,能不能接得住上天的考验,和这里是直接挂钩的。”

    周珩的话只说了一半,程崎也没有追问。

    眼下时机还不成熟,他的时间也有限,不能待在这里太久,后面两人也只闲聊了两句,不多会儿他就起身走了。

    周珩没有挽留,只将他送到门口。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以程崎的能力和机智,他不只是最了解梁峰的人,也掌握着摧毁梁峰的“钥匙”。

    但他并不会轻易示人,也不会妄动。

    这条路不仅艰难,而且危险,那是拿自己的命在玩。

    周珩讲了一个故事,程崎就意会了。

    她是在表达关心,也是在劝他不要太激进,不要心存侥幸,要见好就收。

    道理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以许景昕的作风,他会收集证据,交给可以处理的人,至于处理结果是否尽如人意,那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

    可放在程崎这里,他不会走这条路,他会利用那些把柄,来跟梁峰博弈,这就跟走钢丝差不多了,结果可能是你死我活,也可能是同归于尽。

    ……

    周珩从公寓出来后,没有回公司,而是直接去了许景昕的别墅。

    别墅里空无一人,周珩就在客房里研究那些日记本。

    她身上的谜题还没有解开,而她始终认为,一个绑架案不至于将她刺激的分裂出第二人格,这种征兆应该追溯到童年时期,只不过绑架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顾她十六岁以前的人生,那跌宕起伏的刺激程度,比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要精彩,而那十几年正是她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一个想不开就可能反社会。

    如今想来,她倒不是没有往那个方向发展,只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干脆分裂出一个极端的,有攻击性的,反社会倾向的“她”。

    周珩翻看着日记,自然也看到了“周珩”记录的关于她去见心理医生的一些回忆——这样的安排是从“周珩”十一岁开始的,但日记本里没有提到原因。

    而在她看来,这大概就是周家安排的一项疏导课程,就和课外辅导差不多。

    周珩记得自己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还是在她被接回周家三个月后,周楠申的意思是,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适应环境也比较差,防备心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目睹梁琦的死。

    还有,她和“周珩”当时的心理医生是同一个人,辅导几乎都是在周家进行的,少有的几次会去诊所,医生的意思是,在自己更熟悉的环境里,会更有安全感。

    就算那位医生时间忙,排不开,或者人在外地赶不回来,也会以视频的方式进行。

    不过周珩对当时的内容都忘过了,反倒是后来顾瑶的那番话,令她至今耿耿于怀,就像是一根刺扎在心里。

    顾瑶对“周琅”的评价不高,会不会跟她的病有关,是否在那时候,顾瑶就已经看出端倪,只是她自己没有觉察呢?

    周珩很快翻看完一本,没有发现和柳婧有关的东西,又随手拿了一本。

    这本日记的记录年纪稍小一点,是“周珩”十二岁以后写的,但内容断断续续,不是每天都在坚持,笔迹也是稚嫩的,还是一笔一划的阶段。

    人的笔迹是会随着年纪的不同产生变化,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笔迹就不一样,到了三十几岁又是一个样,但成年后的笔迹就算再怎么变,也会留一个雏形在。

    其实周珩早就发现了,这些日记本的笔迹前后变化跨度极大,甚至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但她不会用字好看还是难看来评价,而是通过这些字来判断这个时期的“周珩”,她的性格和情绪是否稳定平和。

    十二岁的“周珩”,字体飞檐走壁,没有根基,记录的内容或茫然或困惑或愤怒,基本上都是在她情绪极其负面的时候,才会写上一篇,所以整体看下来就像是一本情绪发泄记录。

    十三四岁开始,“周珩”的情绪稳定得多了,记录的内容多了一些开心的事,连记录的次数也变多了。

    再往后,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日记本里便多了一个常客,就是许景烨。

    当然,跟他有关的都是喜悦的事,仿佛少女怀春的记事簿。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也是周珩很早就看到的,那就是关于“周琅”的所有发泄记录,都单独用了一个本子,而没有和“周珩”的日常记录放在一起。

    也正是因为这个专门用来诅咒、记恨“周琅”的日记本,她才知道原来“周珩”对她痛恨到这个地步。

    周珩倚靠在床头,百无聊赖的翻看着,越看越困。

    一个十二岁小女孩的表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她都不知道几年前的自己,是如何看完这些逼逼叨叨,这才几分钟,就像是被数学老师逼着做题一样。

    周珩打了个哈欠,想着再看两页,坚持不下去就换一本。

    就在这时,她翻到下一篇,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我又见到了那个奇怪的阿姨。”

    周珩反应慢了半拍,随即又定睛看去,直到把整个段落都看完。

    “周珩”表达的不够清晰,但大概意思也说明白了,陈叔带她去心理诊所的时候,在那里看到一个奇怪的阿姨,这个阿姨除了发呆,看窗外,就不会别的。

    这不是“周珩”第一次见到她,陈叔和那个阿姨好像认识,还跟阿姨说,她的名字叫“阿珩”。

    那个奇怪的阿姨听过以后,终于有了反应,嘴里重复了好几遍,还看着她笑。

    她觉得很不舒服,只想立刻回家。

    后来,那个奇怪的阿姨就被人带走了。

    奇怪的阿姨,发呆,看窗外……

    这些过去周珩不以为意的信息,在这一刻突然就变得意义重大。

    这个阿姨就是柳婧么,还是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不,不会是陌生人,这里提到,陈叔跟对方提起了“阿珩”这个名字,如果是陌生人,陈叔不会这么做。

    难道说,“周珩”在心理诊所遇到柳婧,是周家事先安排好的?

    而“周珩”偶尔被带去心理诊所,都是为了见柳婧,要不然为什么不在周家进行呢?

    这之后,周珩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快速翻看其他的日记本,试图找到“奇怪的阿姨”这样的字样。

    在这之后,“周珩”一定又见过她,只是不知道频率是多久一次。

    周珩看的眼睛都花了,最终也只找到三篇,一篇是在“周珩”十四岁时,另外两篇则是在她十六岁。

    周珩仔细看了内容,发现“周珩”对那个奇怪的阿姨熟悉度,有了很大飞跃,这绝不是只照过几面的人就能产生的熟悉感,她们一定见了很多次,只是没有写下来。

    这就很被动了。

    “周珩”写日记是很随心所欲的,她未必会将所有觉得特别的事都记录下来,又或者那是别人认为特别的事,而她虽然是当事人,却感触不深,连提一笔都懒得。

    就好比说,“周珩”就花了很多篇幅发泄对“周琅”的厌恶,又浪费了不少笔墨,抒发她对许景烨的情愫,实质性的内容反倒不多。

    思及此,周珩定了定神,又将摘出来的几篇日记,反复看了好几遍。

    十四岁时,“周珩”和柳婧已经有了几句对话了,“周珩”的说法是聊了几分钟,她觉得柳婧傻乎乎的,但是因为柳婧一直对她笑,笑容很亲切,她也不好意思发脾气。

    而十六岁的第一次提到,“周珩”正值青春期,她的脾气和情绪都越发不稳定,和柳婧聊天也非常没有耐心。

    因为柳婧听不懂她说话,智商不在线,她觉得很烦躁,就对柳婧发了火。

    柳婧没有害怕,也没有攻击回来,而是一直安慰她,还一副快要哭了的样子。

    “周珩”瞬间没了脾气,觉得自己跟一个智障发脾气,自己也是智障。

    到了十六岁的第二次提起,“周珩”只有两句话:“我又遇到了那个奇怪的阿姨,我说了自己的事,她听不懂,却很专心地听我说话。我感觉得出来,她很喜欢我。”

    到这里,周珩仿佛明白了什么。

    ——一个专心听“周珩”讲心事,讲秘密的忠实听众,而且还听不明白,即便听得再多也不会说出去,会永远保守这些秘密,并且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喜欢她,对她展现自己最温柔的一面。

    这样一个柳婧,她甚至不能称之为“朋友”,可她却是最特别的存在。

    只是周珩的思路刚走到这里,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声音很轻,却将她从思绪中拉了出来。

    “阿珩,你回来了?”

    是许景昕。

(https://www.xxbooktxt.net/101_101672/17135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xbooktxt.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xbooktxt.net